全程導醫(yī)網(wǎng) 徐礦總院頻道:心臟是身體的強力泵和發(fā)動機,很多人卻忽略了對它的照顧。其實只要每周堅持一個小改變,持之以恒,就能將護心變成一種生活方式。
第一周:讓身體動起來
每天步行10~20分鐘
不少人把忽視心臟健康歸結(jié)于沒時間。實際上,只要每天抽出10~20分鐘快走,長期堅持下去,對心臟就是一種關(guān)愛??熳呖梢栽黾芋w內(nèi)“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而這種物質(zhì)是血管的清道夫。
早上起床做拉伸
研究發(fā)現(xiàn),40歲以上的人常做拉伸運動,患動脈硬化的風險減少三成。這是因為,拉伸的動作能舒展身體、活動筋骨,增強血管周圍肌肉組織的彈性,保持血管的柔韌度。每天起床前先伸個懶腰,把雙臂緩緩伸到頭頂上方,雙手交叉,利于促進人體血液回流。之后可以做5~10分鐘的拉伸運動,如壓腿、展臂、雙手置于頭后等。空閑時可以轉(zhuǎn)轉(zhuǎn)腳踝或踮踮腳尖,也能起到拉伸肌肉的作用,但應(yīng)注意,伸展前要揉搓一下關(guān)節(jié),拉到肌肉有酸疼感時就應(yīng)停止。
選擇有氧運動
慢跑、跳繩、騎自行車、太極拳、游泳等有氧運動是鍛煉心肺功能的最佳方式。此類鍛煉可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身體攜氧能力,長期堅持,還有助于降血壓。鍛煉靠“心血來潮”可不行,要注意循序漸進,逐漸增加活動量,并長期堅持。同時要確保“天時地利”,不要在烈日當頭或天寒地凍時外出鍛煉,饑餓時或飯后一小時也不宜運動。
第二周:把飲食管起來
好早餐是護心開始
早餐中加一些橄欖油和純果汁,更利于保護心臟。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攝入2克橄欖油,連續(xù)2周后,總膽固醇水平可降低10%,心臟病危險隨之降低20%。拌涼菜時可以放點橄欖油,或?qū)⑵淠ㄔ诿姘宛z頭上。橙汁富含葉酸,可降低與心臟病發(fā)作相關(guān)的氨基酸———高半胱氨酸水平,而葡萄汁含有抗氧化劑黃酮類物質(zhì)和白藜蘆醇,可預(yù)防動脈血栓形成。
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
研究表明,膳食纖維素攝入越多,患心臟病的危險就越少。平時應(yīng)多吃全麥、燕麥做的全谷物食物,炒菜時增加豆類比重,每天至少攝入25~35克纖維素。它們能降低體內(nèi)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其降低1%,冠心病的死亡率就會下降2%。陳秀建議,筍、青菜、冬瓜、茄子、豆芽、海帶、洋蔥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像“血管清道夫”,是心腦血管的最愛,可以加入菜單中。
吃點堅果
心臟病患者怕脂肪和油,但含有“好脂肪”的堅果卻是心臟的救星。因為榛子、核桃、杏仁等堅果類食物的脂肪酸含量極為豐富,能調(diào)節(jié)血脂,美國心臟學會已經(jīng)將堅果列為“護心食品”。建議每天吃堅果的量應(yīng)控制在30克以內(nèi),最好吃原味堅果,加糖、巧克力、鹽等調(diào)味料,會抵消堅果的保健功效。
第三周:讓心情好起來
多和人打交道
性格內(nèi)向的男性死于心臟病的幾率要高出50%,而性格開朗、喜歡社交的人往往更容易擁有一顆健康的心臟。研究表明,平時多參與社交和志愿活動,和不同的人打交道,都能豐富精神生活,并降低心臟病危險。
向親友吐苦水
憤怒等不良情緒是心臟殺手,嚴重時可危及生命。因此當遭遇挫折打擊、精神壓力太大時,一定要想辦法釋放出來,憋在心里只會“發(fā)酵”惡化。這時可以向親友傾吐心聲,就能大事化小。另外,每周至少與家人共進一次晚餐,跟親友發(fā)“我很想念你”的郵件、短信,聽音樂、種花草等,都有助于調(diào)養(yǎng)身心。
第四周:讓生活變起來
換個睡覺姿勢
心臟病患者最好采用右側(cè)臥位;睡覺時,可以適當墊高下肢,使其稍高于心臟水平位置,這樣有利于身體微循環(huán)的改善。另外,充足的睡眠時間也很重要。中年人每晚多睡1小時可以使冠狀動脈鈣化(心臟病主要誘因之一)危險降低33%。而睡眠不足會導致人體釋放更多的應(yīng)激激素,增加動脈炎癥幾率。
放慢生活節(jié)奏
忙碌的安排會增加心臟病患者的發(fā)病風險。有心血管基礎(chǔ)疾病的人最要不得的就是著急、上火、緊張、焦慮,交感神經(jīng)會過度興奮,使得血壓升高,導致冠狀動脈痙攣。因此,應(yīng)該給自己列個日程表,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而且做每件事前后,都要預(yù)留出足夠的時間,保持心平氣和的精神狀態(tài)。
徐州導醫(y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