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都市人大部分都處于“工作太緊張、吃飯沒準點”的狀態(tài),腸胃不好成了通病,經常會感到“反胃”和“燒心”。最近,瑞典一項研究表明,吃鹽過多是刺激腸胃、產生大量胃酸的一個重要因素。與日常飲食較為清淡的人相比,吃鹽多的人患胃病的幾率要高70%以上;每月吃咸魚或咸肉類食品兩次以上的人,與不吃的人相比,患胃病的幾率要高出一倍。
“反胃”和“燒心”與胃酸分泌過多,導致胃酸倒流有一定的關系。研究表明,食鹽對人有兩大作用:一是調味,二是提供兩種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即鈉和氯。這兩種物質在人體內主要起維持酸堿平衡和調節(jié)滲透壓的作用;尤其是氯,它是合成胃酸的主要原料。因此,當飲食中攝入的食鹽過多,就會刺激胃酸大量分泌。
胃酸分泌過多,通常的癥狀是在飯后1小時左右出現“燒心”和“反酸水”的情況;有的人還會覺得吞咽困難和吞咽疼痛,甚至有胸部憋悶感。胃酸反流嚴重的人,很容易發(fā)生癌變。有資料顯示,每星期出現一次胃痛、胃灼熱或胃酸倒流等癥狀的人,罹患食管癌的幾率比一般人高出將近8倍。此外,胃酸分泌過多還是造成消化性潰瘍的重要原因,因為酸性的胃液會對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損害。
因此,有胃病,尤其是胃酸過多或患有胃潰瘍的人,平時最好少吃鹽。據調查,目前我國北方居民每天吃鹽量在15克—18克之間,南方居民吃鹽量在10克—12克之間,而所謂“低鹽飲食”,每天攝入的食鹽量應該在5克—6克之間。要做到這一點,除了炒菜應少放鹽外,還要盡量少吃咸魚、咸肉和用鹽加工的零食,如椒鹽花生、鹽津葡萄等。
在日常飲食上,平時胃酸比較多的人應該多吃些偏堿性食物,如海帶、菠菜、胡蘿卜、芥菜、土豆、西瓜等。尤其應該多吃水果,因為水果雖然在味覺上呈酸性,但經體內代謝以后就會呈堿性。而酸性食物,比如龍蝦、雞肉、鴨肉、牛肉、羊肉等葷菜則應盡量少吃,要吃也最好與堿性食物適當搭配。此外,還要少喝含咖啡因的飲料,如咖啡、茶葉等;太甜、太油膩食物,如巧克力、蛋糕等也會引起胃酸分泌過多,都要少吃。
(來源:《環(huán)球時報》)
每日精彩推薦>>>
憂郁癥加重老人心衰危險
胃癌術后 營養(yǎng)有方
中國首位艾滋醫(yī)生真情告白
什么是動脈硬化性閉塞癥
高血壓患者乘飛機注意啥
心律失?;颊邞龅牟轶w
什么是體位性高血壓?
初患糖尿病時的感受
口腔潰瘍常用中藥驗方
由此進心血管專題 >>> 了解更多糖尿病訊息>>> 由此進入艾滋病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