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yī)網 徐州兒童醫(yī)院/小兒疾病預防:據有數據顯示,在我國存在有聽力障礙的人約2000多萬,僅兒童就占了1/10左右,其中7歲以下的孩子約有80萬,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2萬~4萬的速度遞增。
引起兒童聽力障礙的常見原因主要有:1.先天染色體/基因異常,宮內病毒感染;2.母孕期或嬰幼兒曾使用耳毒性藥物,包括氨基糖苷類、水楊酸類、抗腫瘤類、酒精類。常見的有鏈霉素、雙氫鏈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萬古霉素、奎寧、阿斯匹林等。3.新生兒期核黃疸;4.感冒、擤鼻涕方法不當引起化膿性中耳炎,病毒性腮腺炎;5.長時間處在高噪音的環(huán)境當中;6.耳外傷:家長不正確地給孩子淘耳耵聹(耳屎),掌摑耳部、鞭炮在耳邊爆炸引起的氣沖傷,跳水時耳部先接觸水面等。
聾兒在最初的兩三年內如果被剝奪了接受語言刺激的機會,在今后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將難以獲得語言功能的良好發(fā)展,而且還可能會出現以后的社會交往、精神發(fā)育和學習困難等問題。但又由于兒童尤其是嬰幼兒在咿呀學語時還不能表達他們的聽力問題,因此,使得兒童聽力缺失顯得非常隱蔽。那么,家長如何才能及早發(fā)現家中聽力異常的寶寶呢?
家長在平常的生活中應多觀察孩子行為,當出現下列情況,則需提高警惕,及時帶孩子到醫(yī)院檢查,以明確診斷:
(1)1-3個月:對于突然而來的巨響毫無反應,如嬰兒在睡眠中,可以制造突然的聲音,若有反應,多表現為驚跳或者覺醒等反應;
(2)3-6個月:不會尋找望向聲源;
(3)6-9個月:不會望向指令中提及的人或物品;
(4)9-12個月:不能執(zhí)行簡單指令,比如把小球拿給我;
(5)12-15個月:不能說出第一個單字,如:爸、媽、燈、車等;
(6)15-18個月:對在鄰房的呼喚無動于衷;
(7)18-24個月:不能運用兩個字的短句;
(8)兒童時期:交流時,常常需要別人重復,有時能聽見別人講話,有時聽不見;上課常常不專心,學習新事物比其他小孩慢;常專注地望著講話者的臉,以試圖獲得更多信息,幫助理解說話內容等。
當發(fā)現孩子出現以上的情況時,家長應該帶孩子到醫(yī)院檢查,一旦確定是存在聽力問題時,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給予及時的干預治療。一般來說,對于輕、中度的耳聾患兒,通過早期的康復治療后聽力多數可以恢復正常;對于重度、極重度的耳聾患兒必要時需要佩戴助聽器或行人工耳蝸植入術來改善聽力。在經過相應治療后,也不是就萬事大吉了,治療后患兒雖然可以聽到聲音了,但卻不知道是什么聲音以及這種聲音的意義,更不知道如何分辨聲音,所以,聽力恢復后的語言訓練對孩子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目前,聽力恢復后的語言訓練主要包括有:
(1)發(fā)音訓練:每天堅持安排聾兒進行聽音、發(fā)音、教話、學話進而寫話的訓練。
(2)開發(fā)視覺和觸覺:聾兒的聽覺器官受到損傷后,他們的視覺以及觸覺會相應的較普通兒童發(fā)達,。故在臨床上對患兒進行訓練時要充分利用這點,通過其特有的感覺途徑對患兒進行語言訓練。訓練全聾和重度聾兒患兒利用眼睛去看話的方法是一種較為重要的補償性訓練。在進行訓練時要想方設法將患兒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嘴唇上,當患兒還不知道語言為何物時,一般不會注意到別人嘴唇的活動。此時如果有意識地對患兒講個不停,使之不斷受到語言的刺激,逐漸引起患兒的注意以及注視。在對患兒進行語言訓練時要合理安排重復語言的次數,并將語言、口型、動作與實物聯系起來,對患兒進行反復訓練。
(3)交往訓練:要鼓勵患兒多與他人交往,養(yǎng)成不認生的習慣,訓練聾兒應用微笑、動作或者注視和別人打招呼,打下較為良好的交往基礎。
(4)粗大運動訓練:動作發(fā)展的規(guī)律要由上至下,按照次序先后進行抬頭、翻身、坐、爬、站、行走的動作訓練。動作的發(fā)展與患兒的智力發(fā)展以及個性的形成之間存在著較為緊密的聯系,因此臨床上要重視患兒動作的發(fā)展。
(5)認知能力訓練:對于年齡較小的患兒,要訓練其先從觸摸、抓握、敲打、摟抱玩具逐漸到控取、放下的動作。教會患兒使用雙手玩玩具,認識玩具和圖片等;對于年齡稍大的患兒,可以通過如插片、堆積木、涂畫、畫圖、點數等動手游戲使患兒腦中形成長短以及方位等的概念。
(6)個人行為以及社會行為:要幫助患兒養(yǎng)成較為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于較小的患兒要教會其自行飲食;訓練患兒識別人們笑、淡漠、生氣等面部表情;對于年齡稍大的患兒要教會一些簡單的力所能及的事,培養(yǎng)其自主性以及獨立性,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鼓勵患兒和聽力正常兒童共同生活,為其提供學習語言的環(huán)境。
0-3歲是聾兒進行早期語言康復訓練最為關鍵的階段,給予聾兒早期語言康復的臨床干預能夠使患兒聽力、語言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等得到有效提高,從而改善患兒的生活質量。
推薦專家:徐州市兒童醫(yī)院 五官科專家 柳萌
徐州導醫(y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