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yī)網(wǎng) 保健頻道:凍瘡是冬天的常見病,其特點是“一年發(fā)病,年年復發(fā)”,經(jīng)常造成皮膚局限性損害和自覺癢痛不適,給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不便。凍瘡一旦發(fā)生,在寒冷季節(jié)里很難快速治愈,只有等天氣轉暖后才會逐漸愈合。為了避免凍瘡復發(fā),中醫(yī)提倡在夏天治療。
據(jù)了解,凍瘡的治療應整體和局部相結合。用藥時須注意補氣、補血、養(yǎng)血、活血。服用溫經(jīng)通絡的藥,如黃芪、黨參、桂枝、生姜等。外用藥可用新鮮中草藥炮制而成的酊劑外搽。其具體方法是將藥物直接涂擦于以往患凍瘡的部位,揉搓至局部發(fā)熱,中午及晚睡前各1次,連續(xù)用藥1周。中午擦藥時,需曬太陽3—5分鐘,擦藥以后盡量不接觸水,使藥物能保持較長時間。
凍瘡局部治療法更多,有針灸、溫灸、電棒和照紅外線等。徐州中醫(yī)院專家介紹說,針灸主要施針在容易長凍瘡的部位;溫灸的主要穴位有足三里穴、關元穴等。
另外民間也有許多防治凍瘡的方法,在盛夏酷暑期間,不妨抓住時機,加以運用。
1.取櫻桃20—30克,放入高梁酒中浸泡1—2周,然后以此酒擦冬天發(fā)生凍瘡處,每天1—2次。
3.把食醋適量放在鍋中煮熱,趁溫擦冬天凍瘡患處,每天2—3次,連擦7天。
4.用新鮮松枝煎水,擦洗冬天凍瘡處,每天1次。
5.每天中午取茄子根與干紅辣椒各適量煮水,趁熱浸洗冬天凍瘡患處,每天1次,連續(xù)1—10天。
6.夏天吃西瓜時,把瓜皮稍留厚些,用它輕輕揉擦冬天凍瘡患處,每次3—5分種,每天1—2次,連擦5天。
7.三伏酷暑之際,選用成熟的紫皮獨頭蒜,搗爛成泥,中午放太陽下曝曬至溫熱,將蒜泥涂于凍瘡好發(fā)之處,待1小時后除去。每日涂3-5次,每次使用的蒜泥都要用陽光曬熱,連續(xù)4-6天。
徐州保健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