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就快到了,獎金、分紅……大把銀子開始嘩嘩進賬,辛苦了一年的白領女性也一向在此時磨拳擦掌,準備好好犒勞一下自己。精明的商家偏偏就算準了消費者的這種心理,競相為一年中的消費黃金旺季運籌造勢,于是,打折促銷方案競相出臺,商場戰(zhàn)火硝煙四起,引得無數(shù)白領“競折腰”,更有甚者,一些女性甚至會在商場里欲罷不能,當一大堆根本就用不上的東西被搬進家中時卻又后悔不已……
孫女士屬于那種經濟上比較充裕的消費者,但也夠不上大款級。每次商場搞促銷,她的身影都是少不了的,特別是在黃金周和年底、圣誕節(jié)這樣的時候。雖然家里不穿的衣服太多,后悔的東西買了不少,而且每次都告訴自己下次一定要理智一些,但面對新一輪的折價品牌服裝時,孫女士又無法控制自己。
和孫女士喜歡在高級商場購物不同的是,周女士的愛好是去超市狂購。她每次去逛超市,都會買一大堆東西回來,幾乎是喜歡什么拿什么,好像不花錢一樣。看見那些琳瑯滿目又觸手可得的零食就忍不住了,唯一的念頭就是“買了!”可是,當許多食品和日常用品堆在家里時,周女士又忍不住地后悔起來。
據(jù)專家介紹,“購物狂”對商品有一種病態(tài)的占有欲,當她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時會不假思索地大掏腰包,哪怕這些商品對她來說毫無用處。只要一進商場,她整個人就興奮起來,揮霍無度,甚至一天不買幾樣東西,就會覺得堵得慌。就像張柏芝在電影《購物狂》里飾演的女主角——“購物狂”芳芳一樣,如果購物欲望過度,以致到了無法控制的地步,那就是一種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了,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心理醫(yī)生分析,對購物有強烈依賴的人可能患有沖動控制障礙,他們往往不是因為需要什么而去購物,而是看到什么喜歡的商品就欲罷不能,購物的過程讓他們感到非常興奮,他們也不根據(jù)自己的經濟實力購物,買的商品常常與自己的經濟水平脫軌。
還有一種“購物狂”患者內心煩悶,孤獨,或是情緒不穩(wěn)定,他們企圖依靠瘋狂采購來填補心靈的空虛,購物成為他們宣泄內心苦悶的一種途徑。多次的消費沖動累積起來,逐漸形成購物狂的習慣。
其實購物狂的內心是痛苦的,他們能夠感受到自己的“瘋狂”,但是他們控制不了自己。“購物狂”看到自己買回一大堆重復的東西,常常感到后悔,他們知道這些東西是不必要買的,但是一到商場,他們又會控制不住自己,繼續(xù)大量地購買商品,以此緩解內心的焦慮。所以,“購物狂”盡管買回了很多東西,內心還是感到痛苦,因為他們能夠意識到自己行為的瘋狂。
專家建議,要糾正過于強烈的購物欲望,需要加強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力求保持平常的心態(tài)。購物之前,可以先列一張購物清單,有計劃性地去采購,以免不必要的消費。如果已經出現(xiàn)了嚴重的購物依賴心理,則需要接受專業(yè)的心理治療,如厭惡療法等,使其逐步擺脫這種病態(tài)的心理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