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yī)網(wǎng) 徐州中醫(yī)院/中醫(yī)頻道:痛風患者哪些食物能吃,哪些不能吃?調(diào)節(jié)飲食構(gòu)成是預防痛風發(fā)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過去主張用無嘌呤或嚴格限制嘌呤的食物,但也限制了蛋白質(zhì)的進量,長期服用對營養(yǎng)攝入帶來不良影響,目前主張僅禁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并根據(jù)病情決定膳食中嘌呤的含量。
徐州市中醫(yī)院風濕免疫科陳鵬主任表示,飲食控制是預防和治療痛風,防止其復發(fā)以及配合治療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痛風病人必須做到飲食控制,掌握飲食的三大營養(yǎng)素的分配原則:高碳水化合物、中等量蛋白質(zhì)和低脂肪。”
痛風飲食七準則 少食蜂蜜和酸奶
1、限制嘌呤攝取量,每日應在100-150mg以下,尤其應該限制攝取富含嘌呤的食物。
2、碳水化合物:包括蔬菜和水果,應占總量的65-70%。但果糖宜少攝入,因其可加速尿酸合成。故蔗糖、甜菜糖及蜂蜜均不宜食用。
3、蛋白質(zhì):占總量的11-15%,主要食用牛奶、奶酪、脫脂奶粉和蛋類的蛋白部分,但酸奶不宜飲用,因含乳酸較高,對痛風不利。
4、脂肪:通常為40-50g/天,脂肪阻止尿酸鹽的正常排泄,故痛風急性期尤應限制。
5、避免飲酒:因乙醇可誘導糖原異生障礙,導致體內(nèi)乳酸和酮體積聚,可抑制尿酸排泄,使血清尿酸含量升高。
6、多飲水,每日尿量應在2000ml以上。
7、合理烹調(diào)方法:辣椒、咖哩、胡椒、花椒、芥末、生姜等食品調(diào)料均能興奮植物神經(jīng),誘使痛風急性發(fā)作,盡量避免應用。
各種食物嘌呤含量 一二三類怎么分?
第一類:含嘌呤高的食物(每100g食物含嘌呤150mg以上)
1、所有動物內(nèi)臟、肉餡、濃肉汁、肉湯、鵝、斑雞、石雞等。
2、魚貝類:白倉魚、鰱魚、帶魚、海鰻、鯖魚、風尾魚、沙丁魚、魚卵、牡蠣、小蝦、所有貝殼類、干貝、魚干等
3、蔬菜:豆苗、黃豆芽、蘆筍、紫菜、香菇、野生蘑菇、酵母等
第二類:含嘌呤中等的食物(每100g食物含嘌呤25-150mg)
1、肉類:雞肉、豬肚、牛肉、羊肉、鴨腸、豬腎、豬腦、肉丸等。
2、魚蝦類:草魚、鯉魚、蝦、鮑魚、鯊魚、鯉魚、鱈魚、鯇魚、魚翅、螃蟹等。
3、蔬菜類:菠菜、椰菜、枸杞、四季豆、豌豆、蘑菇、竹筍、海帶、銀耳、花生、腰果、栗子、蓮子等。
第三類:含嘌呤較少的食物(每100g食物含嘌呤<25mg)
1、奶類、奶制品、蛋類等。
2、谷類:米、面、米粉、面條、麥片、玉米 等。
3、蔬菜類:白菜、芥菜、芥蘭、韭菜、苦瓜、冬瓜、絲瓜、黃瓜、葫蘆瓜、茄子、胡蘿卜、蘿卜、洋蔥、西紅柿、木耳、芋頭、馬鈴薯等。
4、動物油、植物油、海參、海蟄皮、豬血等。
5、幾乎所有的水果含嘌呤都較少。
急性期的膳食 選用含嘌呤很低的食物
急性期應嚴格限制嘌呤在150mg/天以下,可選用上述第三類含嘌呤很低的食物,蛋白質(zhì)每日50-70g,以牛奶、雞蛋(特別是蛋白)、谷類為蛋白質(zhì)的主要來源,脂肪不超過50g,以碳水化合物補足熱量的需要。禁用含嘌呤高的肝、腎、胰、鯖魚、沙丁魚、小蝦、肉汁、肉湯。液體進量不少于每日3000ml,此外可用碳酸氫鈉等藥物使尿液堿性化。
緩解期的膳食 有限量選用第二類食物
在緩解期,膳食要求是給以正常平衡膳食,以維持理想體重。專家建議,蛋白質(zhì)每日仍以不超過80g為宜。禁用含嘌呤高第一類的食物;有限量地選用含嘌呤少量及中等量的第二類食物,其中的肉、魚、禽類每日用60-90g,還可將肉類煮熟棄湯后食用。另外可自由選用含嘌呤很低的第三類食物。
專家提醒:
1、含糖飲料和果汁引起痛風發(fā)病的風險與啤酒相當,痛風患者應避免攝入高果糖漿甜化的飲料(包括糖化的蘇打水)及食物,同時限制自然糖分果汁及含糖飲料的攝入。
2、高嘌呤食物中,痛風患者應該限制動物性高嘌呤,而植物性高嘌呤并不在此列,例如:豆類及豆制品、各種蔬菜。
3、肉類中高嘌呤食物應限制紅肉類,而白肉類如家禽則主張作為動物蛋白的主要來源,但食用時需去皮。
4、痛風患者應少吃果糖較高的水果,如蘋果、無花果、橙子、柚子、荔枝、柿子、桂圓、香蕉、楊梅、石榴等,而含果糖量較低的水果如青梅、青瓜、西瓜、椰子水、葡萄、草莓、櫻桃、菠蘿、桃子、李子、橄欖等則對痛風影響不大。
5、飲食控制不僅包括食物種類的選擇,還應注意量和熱量的控制。
徐州中醫(yī)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