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是重點中學的老師,近半年來他常常覺得胃痛,由于教學任務繁重,每次痛時他就去附近藥店買點胃藥或止痛片隨便對付一下,雖然疼痛不能完全緩解,但多少好受了些。就這樣堅持了半年多,直到近日出現大便帶血的情況,他才來到醫(yī)院就診,做了胃鏡檢查后,被告知所患的是“胃潰瘍”。
還有一位患者,來醫(yī)院就診時上腹部已痛了兩個多月,他自己和家人開始都以為是胃炎,痛時就自行服用顛茄片等解痙藥,一開始效果還可以,漸漸效果就不理想了。后來到醫(yī)院就診,通過做結腸鏡檢查被確診為結腸癌晚期。
這兩位患者的病例并不罕見,有很多胃病患者在癥狀出現之后,都沒有及時到醫(yī)院檢查,而是自己亂用藥物緩解胃部不適。其實這種做法很可能掩蓋了一些嚴重的胃部或消化系統(tǒng)的其他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胃腸破裂、胃癌、急性闌尾炎、結腸癌等,從而延誤了較好的治療時機。尤其是對胃酸過多、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炎等疾病引起的疼痛,盲目服用止痛藥還會導致胃黏膜的損傷,使病情加重。另外,胃腸解痙藥對腺體分泌、心臟搏動、中樞神經興奮、瞳孔大小均有影響,因此青光眼、手術前患者要禁用。高血壓、心臟病、尿潴留、前列腺肥大者也要慎用。
我們提醒大家,如果出現胃(腹)痛、胃(腹)脹等胃部不適癥狀時,最好先去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然后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藥物。對于一些老胃病患者,出現胃痛的癥狀不要光憑經驗自行服藥,尤其是出現和往常不一樣的癥狀時更要注意,最好能去醫(yī)院定期檢查,防止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