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里有一種人,或是為了解掉身上所中之毒、或是因為遭人迫害,總之服遍了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毒藥,最后非但沒死,反而變成即使是世界上最厲害的毒藥也奈他不得了。讓我們生病的細菌就像這種人一樣,最開始的時候,一點點治病的抗生素都能將其“打敗”,可是如果每次生病服用的抗生素都不夠劑量,對細菌來說反倒變成“良性”的刺激,抗藥性越來越強,以后再生病,哪怕只是小毛病,再先進的抗生素也都無能為力了。
抗生素濫用的危害的確可怕,但是很多人卻將“濫用”簡單地理解為“多用”,即使生病該用抗生素的時候也扛著不用,或是本該服用一周的擅自改為兩天,“點到即止”,以為這樣才算保險。對于這種看似“保險”的做法,中日友好醫(yī)院藥劑科主任常明表示,其實,不能服用合適劑量的抗生素藥物,也是抗生素濫用的一種,合理使用抗生素包括每次使用都要服夠時間和劑量――吃,就得吃“飽”。
抗生素的藥效有賴于其有效的血藥濃度,服用劑量不夠就達不到有效的血藥濃度,不但不能徹底殺滅細菌,反而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如果自行縮短了療程,細菌沒有被完全消滅,只是被短暫地壓制住,而且留下來的都是“強壯派”,變成抵抗力更強的菌株,下次再有細菌感染時,同樣的藥物可能就無法對它產生作用了。
一般情況下,抗生素的服用療程在7天左右,老人、兒童、孕婦、肝腎功能不好的人應該酌減。當然,抗生素屬于處方藥,所以遵醫(yī)囑是最關鍵的,怕就怕有些人自我感覺良好,自行停藥,為保險起見,可以在醫(yī)生開藥的時候詳細詢問一番,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才能停藥?是不是自我感覺癥狀消失就能停藥?
在具體的服用時間上,還有一個容易忽視的問題―――按“時”服藥。每8小時服用一次可不等于我們習慣的服藥時間,如早、中、晚飯后各一次。每種藥物生效都有一定的速度,兩次服藥時間間隔太近會造成藥物在血中濃度太高,可能導致神經或肝腎功能損傷;間隔太遠,血中藥物濃度不夠,對細菌的威力就會減弱,同樣會產生抗藥性。
有些藥物,如避孕藥、乳酶生等,以及酒類是不適合與抗生素類藥物一起服用的,會造成藥效減弱,這一點也需要患者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