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切片白芨大多摻假,質(zhì)地疏松的,為發(fā)芽長苗后剩下的母體,藥力達不到。
鑒別:口嚼后有無粘牙感。真的非常粘牙,假的不粘。
當歸:切片的當歸,容易摻獨活片。凡片形大,色白,味甘者多為獨活。
防假絕招:進未切片的當歸個,使用時分頭、身、尾,效果好。進貨最好進白芨個子,不容易造假,價格偏貴。但物有所值。
茯苓:造假者用米粉加工后切片而成。鑒別:用開水煮,很快呈糊湯者為假貨。真茯苓很難煎透。
菟絲子:摻假者用蘇子代替菟絲子。鑒別:用放大鏡觀察,每粒菟絲子上均有肚臍狀的凹陷,假的沒有。用水煮,可以觀察到菟絲子吐絲發(fā)粘。
五味子:造假者將未成熟的野生葡萄(產(chǎn)量很大),曬干后染色而成,充北五味子。
閱讀下一篇
制首烏,白附片,延胡索,羌活摻假鑒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