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長過于冷漠
有的寶貝處在經(jīng)濟貧困或家庭不和、父母離異的不良環(huán)境中,也會導致多動癥的發(fā)生。這類家庭中的父母,往往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關(guān)心和關(guān)注寶貝,寶貝也缺乏玩具、圖書等成長所需要的物品。這類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寶貝,容易產(chǎn)生行為異常、性情孤僻、學習困難、多動等情況。調(diào)查顯示,多動癥兒童組父母的文化程度,明顯低于正常兒童組父母的文化程度。
2.家長過于嚴厲
有些家長望子成龍,但又缺乏基本的早教知識,不了解兒童的心理變化,對于寶貝要求過于苛刻,這樣很容易導致寶貝心理過度緊張,情感壓抑,從而出現(xiàn)多動癥狀。如果此時,家長認為寶貝是故意不聽話,采取暴力管教方式,就會更為加重寶貝的多動癥狀。
應對寶貝多動行為的專家建議
1.鼓勵法則
鼓勵一般是以精神或語言的刺激為主,促使寶貝自愿、主動地去嘗試或重復那些良好的行為和習慣。比如,他聽家長的話去做一件事了,就及時表揚他,增加他這種行為的產(chǎn)生。
但此法單獨使用往往效果不明顯,要配合其他辦法共同使用,而且要經(jīng)常使用。
2.獎勵法則
除了鼓勵之外,當寶貝出現(xiàn)了符合規(guī)則的好的行為習慣時,也要適當獎勵。這樣,可以讓寶貝產(chǎn)生愉快的心理感受,促進他進一步形成好習慣。
獎勵的方法也可投其所好,多種多樣的,比如寶貝喜歡汽車,就告訴他每次做得好,就可以得到1分,做得不好就減去1分,當累計得到5分時,就可以給他買一輛小汽車。隨著汽車的增多,寶貝自己也會有成就感,而這些良性的感受會促進寶貝的自控力提高。
3.塑造法則
這種方法可以很好的鍛煉多動癥寶貝的專注力。找些他感興趣的事,如畫畫,給他規(guī)定每天要堅持一定長的時間,時間可從短到長。
比如,從5分鐘開始,根據(jù)寶貝的表現(xiàn)慢慢延長,但切記不可操之過急,是慢慢延長。開始由家長陪伴寶貝,待寶貝可以達到了,就讓他單獨完成。這種方法要配合著鼓勵及獎勵法一起進行,當寶貝做得好時,就及時鼓勵并適時獎勵,強化他堅持做事的興趣和決心。
4.處罰法則
這種方法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或消除寶貝的某些不良行為。對寶貝的不良行為的結(jié)果或表現(xiàn),給予不愉快的刺激,讓寶貝感知他的這種行為是不被欣賞和認可的,父母不喜歡。
但在使用處罰法時,家長要注意讓寶貝明白你是愛他的,要幫他改正錯誤,并沒有其他惡意。在方法的選擇上,也要多動腦筋,不可采取大罵或恐嚇等簡單粗暴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