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人民醫(yī)院普外二科主任劉崢嶸認為,膽結石治療不及時會危及生命,他不主張膽結石患者輕信“吃藥排石”,建議患者走出治療誤區(qū),及時手術治療,切除膽囊。
劉崢嶸介紹,膽結石患者一般有兩種表現,一是結石較大、孤立、未引起炎癥,稱為無癥狀者;二是有疼痛、發(fā)燒、右上腹疼痛現象,稱有癥狀者。這兩種情況均可能引發(fā)膽囊癌,而膽結石患者比正常人膽囊癌發(fā)病率高出五倍以上。膽囊癌死亡率高,存活不超過一年。因此一旦患上膽結石,應及時治療。
他認為,臨床常見的膽結石為膽色素結石和膽固醇結石,“吃藥排石”即使排出了膽結石,但由于膽囊還在,且其功能存在著問題,還有可能形成新的結石。并且“吃藥排石”有可能把小的結石排到膽總管,從而引起梗阻性黃疸、膽管炎、急性胰腺炎等更為嚴重的疾病,危及生命。
劉崢嶸介紹,膽結石患者應打消對膽囊切除手術的顧慮。膽囊具有濃縮和儲存膽汁功能,膽汁則由肝膽分泌產生,且膽囊儲存膽汁量很小,即使切除,對身體也沒有大的影響。而結石和炎癥帶來的疼痛以及引起的并發(fā)癥,危及生命。他建議,有癥狀的膽結石患者應立即手術,無癥狀者一旦出現腹痛、惡心癥狀,及時手術,防止惡變。
(來源:家庭百科)
閱讀下一篇
膽結石不要輕易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