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切除手術的成功是外科歷史上輝煌的一頁。?
1877年8月,維也納著名外科醫(yī)師畢羅德(Theodor Billroth,1 829-l894)從解剖、生理和手術幾方面考慮,胃切除術治療胃癌并非不可逾越,堅信手術能夠成功。他委派助手沃爾夫勒(Anton V W0lner)和Miculicz到英國愛丁堡、倫敦去學習和掌握李斯特的抗菌技術。他還要求助手Gussenbauer和文尼瓦特(Von Winiwarter)在實驗室用狗作胃切除及胃十二指腸吻合術實驗。7條狗中2條實驗狗成活,8個月后尸檢發(fā)現(xiàn)其中一條狗的胃內存在吻合口潰瘍兩處,7條中2條死于吻合口瘺。?
1881年1月29日在氯仿麻醉下,由畢羅德主刀,在助手們的協(xié)助下,為一名43歲的女患者成功地作了胃竇癌切除及畢氏I式吻合術,開辟了劃時代的胃腫瘤手術治療。除畢羅德本人記述手術過程外,他的助教佛耳夫勒(Anton V.Wolfler,1856-1917)以“畢羅德教授的幽門癌胃切除“為題寫過報道,并曾譯成意大利、俄國、英國等國文字發(fā)表?;颊咝g后4個月因癌腫復發(fā)死亡。病理學家Zemann就在她家中進行尸檢,發(fā)現(xiàn)胃竇復發(fā)癌塊巨大,但胃十二指腸吻合口及其上下兩角愈合良好。?
1881年以后11個月內,維也納總醫(yī)院共行胃癌切除畢氏1式吻合術2l例,其中1例由畢羅德本人執(zhí)刀,2例由助教佛耳夫勒和策爾尼(Vincenz Czemy)執(zhí)刀,全組均成活短時期。后來畢羅德等將胃、十二指腸吻合改設在胃大彎側,后人稱其為畢氏標準I式。 到1890年,維也納總醫(yī)院共施行41例,19例手術成功。1894年波蘭Haberkant 收集歐洲胃癌手術病例257例,手術死亡率54.4%。?
畢羅德所作畢氏Ⅱ式手術始于1885年。當時因患者體質差準備分兩期手術。完成結腸前順蠕動胃空腸吻合術后發(fā)現(xiàn)患者耐受良好,隨即再作胃次全切除術,一次完成了畢氏Ⅱ式手術。畢羅德助教von Hacker總結時認為胃癌的手術不必分期,一次是可以完成的。其后,很多人對畢氏Ⅱ式手術做了改進。
來源:《中華醫(yī)史雜志》
每日精彩推薦>>>
國際盛會,與我何關?
游泳冠軍水中發(fā)心梗
來自眼睛的糖尿病信號
非洲童妓寧可死于艾滋
低血壓偏愛年輕女孩
糖尿病患者你準備好了嗎
他為何喜歡裝扮成女人
減輕體重能降血壓?
從病例了解胰島素增敏劑
由此進心血管專題 >>> 了解更多糖尿病訊息>>> 由此進入胃病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