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yī)網(wǎng) 徐州東方醫(yī)院/心理頻道:2015年9月10日是第13個“世界預防自殺日”。我國每年約有25萬人死于自殺,還有約200萬人自殺未遂;死于自殺的人中,約一半患有抑郁癥。自殺已經(jīng)成為中國人群第五大死因,也是15歲到34歲青少年人群的首位死因。“大好年華”為何自我走上不歸路?徐州市東方人民醫(yī)院心理一科主任魏賢玉為您講述自殺的秘密。
信仰的缺失:信仰不只是宗教,而是一個人樂意為其奉獻的價值觀。一個人堅固的價值觀能給生活帶來很多希望與樂趣。君不見,貪官們將錢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這真的會把一個人逼上絕路。
人文精神的缺失:一提起自殺,就會想到心理問題,不可否認自殺者多存在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但一個人的心理健康,需要的是一個充滿人文精神的社會。人文精神包括,對人的尊重、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guān)切。丟失了人文精神,相當于丟失了一個健康心理的環(huán)境。同時,人文精神與教育分不開,但我們的教育也沒有達到應(yīng)有的效果。
韌性的缺失: 80后,90后們從小就被捧為:“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結(jié)果走出校門才發(fā)現(xiàn),自己啥都不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卻連房子都買不起。從小的優(yōu)越感與現(xiàn)在的生存壓力相比,形成了一種反差,但很多年輕人還沒有準備好適應(yīng)這個反差的準備。
文學作品中常說,自殺是一種懦弱的表現(xiàn),是自己心理畸形造成的。但年均25萬人死于自殺這個數(shù)字,只能說明整個社會出了問題。具體到80后、90后們,生存壓力大是首要問題,工作壓力、婚姻壓力、買房壓力、養(yǎng)老壓力等等,面對這些壓力,常導致他們走上不歸路!心理學工作者要重視,更應(yīng)該引起全社會的重視!
徐州心理咨詢熱線:0516-85707122